成美健康 | 空调开26℃就够了?关于高温天吹空调的5个健康误区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162
成美健康

近日,全国多地被高温笼罩,开启 “炙烤” 模式,空调成了 “续命神器”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看似 “常规” 的空调使用习惯,其实暗藏健康隐患。以下 5 个常见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误区一:空调温度越低越舒服?

不少人把空调温度调至20℃甚至更低,觉得这样才能对抗酷热。其实,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4-26℃,若室内外温差超过8℃,骤冷骤热易导致血管收缩异常,诱发头晕、关节疼痛,老人和高血压患者更可能出现血压波动。

正确做法:设定温度时以 “不感觉热” 为标准,建议控制在26-28℃,夜间睡眠可调高至27-28℃,配合薄被保暖,既能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又能减少因温差过大带来的健康风险。

误区二:关窗开空调更省电

通风是浪费?

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有人担心开窗会让冷气迅速流失,一整天都紧闭门窗。但长期密闭环境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霉菌滋生,尤其对过敏体质人群,易引发鼻塞、皮肤瘙痒等问题。

正确做法:每2-3小时开窗通风10-15 分钟,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傍晚气温较低时,开窗时暂时关闭空调,避免热气涌入。使用新风功能的空调,也需定期清洁滤网。

误区三:出汗后直吹空调快速降温?

高温天气里,人们稍一活动便会满身大汗。运动或外出归来时,很多人会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直吹,想快速降温,但高温时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冷风直吹会导致体表温度骤降,寒气侵入易引发感冒、肌肉痉挛,长期如此还可能诱发面瘫。

正确做法:先到阴凉处擦干汗水,更换湿衣,待身体温度稍降后再进入空调房。空调出风口可调整为向上吹风模式,避免直接对着头部、颈部和关节处。

误区四:滤网干净空调就无需清洗?

“空调只吹冷风,看着干净就不用清洗” 是很多人的误区。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中,空气潮湿,空调内部的蒸发器和冷凝片会积累更多灰尘、螨虫和霉菌,开机时这些污染物会随着冷风扩散到空气中,引发呼吸道不适。

正确做法:夏季使用前请专业人员深度清洁一次,日常每2周清洗滤网,可用吸尘器吸除表面灰尘,再用清水冲洗晾干。长期未使用的空调,首次开机前先开送风模式30分钟,让内部湿气散去。

误区五:晚上开空调睡觉

只要盖被子就好了?

有人认为只要盖好被子,即使开一整夜空调也没关系。但空调运行时会降低室内湿度,长期处于湿度低于40% 的环境中,会导致鼻黏膜干燥、喉咙干涩,甚至诱发干咳。

正确做法:夜间可定时关闭空调(如设定3-4小时后自动停机),或搭配加湿器使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若必须整夜开空调,可在床头放一杯水,避免呼吸道过度干燥。

特别提醒,老年人、儿童及关节病患者对温差更敏感,高温天气使用空调时需格外注意:避免频繁进出空调房,进出时先在门口适应1-2分钟;儿童睡觉时可穿长袖睡衣,保护肩颈和腹部;出现关节酸痛、鼻塞等症状时,可暂停使用空调,改用风扇辅助降温。

文字 | 黄   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