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中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3/4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1/3要熬到凌晨1点才睡。而且,睡眠障碍出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科学界对肠道菌群的深入了解,靶向肠道菌群以调控宿主昼夜节律、改善失眠引发的神经系统问题,已经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并展示出巨大的实践价值。
海南成美医院老年医学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肠道菌群治疗专家戴文鑫教授,跟大家聊聊肠道菌群是如何影响睡眠。
肠道菌群化身“睡眠调节师”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生气、愤怒的时候会吃不下东西;紧张的时候会拉肚子;烦的时候会呕吐嗳气,可见肠和脑有着许多神秘的“情绪专线”。肠道是唯一一个即使没有大脑监视依然可以工作的内脏器官,称之为人体“第二大脑”,这条连接称“脑-肠-微生物轴”,简称“脑-肠轴”。
脑-肠轴是指大脑与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通信渠道,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多个系统。在睡眠机制中,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如丁酸盐等,影响睡眠质量和结构,这说明肠道菌群改变会影响睡眠。
调节菌群,改善睡眠质量
肠道菌群大体分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当怀疑自己体内菌群失调时,可以通过精准检测肠道菌群,准确评估菌群状况,帮助快速查找病因。之后,便可遵医嘱采用肠道菌群移植疗法进行治疗。
什么是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移植,其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调整肠菌平衡,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多项临床治疗中,来自健康捐赠者的粪菌移植,改善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睡眠,也改善了他们的抑郁和焦虑。
肠道菌群如何调节睡眠
通过肠道菌群技术,能重新构新建肠道微生物组成。对精神病和免疫相关疾病,可能也会得到治疗,大大提高睡眠质量。
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各种有害菌释放的神经毒素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失眠等各种神经功能异常。
肠菌移植带来的有益菌群可以有效地平衡肠道菌群,修复肠道通透性,减少胃肠道和各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失眠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实现“秒睡”!
专家介绍
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
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
若有文字、图片涉及侵权或违规
请及时告知删除
编辑 | 黄 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