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美健康 | 肠道菌群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隐形推手”?

发布时间:2025-02-13
浏览量:1349
成美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全球关注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患有痴呆症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500万,而且据推测,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上升至近1.4亿。

我国发布的《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阿尔茨海默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球痴呆症患者总数的近30%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我们邀请海南成美医院老年医学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戴文鑫,带您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节肠道健康来延缓疾病进展。


一、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健康的“沉默杀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等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每增加5岁,患病率几乎翻倍。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都可能是致病原因。

二、肠道菌群:大脑健康的“第二指挥官”

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人体肠道内的数万亿微生物,它们不仅参与消化、吸收和免疫调节,还通过“肠-脑轴”与大脑进行双向交流。

肠-脑轴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神经递质等)影响大脑功能,进而影响情绪、认知和行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群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产生和进展有直接相关。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AD患者肠道中某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减少,而某些有害菌(如大肠杆菌、梭菌)数量增加。这种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加速大脑神经元的损伤,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三、肠道菌群如何影响阿尔茨海默病?

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即“肠漏”),使细菌毒素和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反应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大脑,促进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损伤。

代谢产物调控: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丙酸)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如果菌群失衡,这些有益代谢产物减少可能加剧大脑炎症和神经元损伤

神经递质合成:肠道菌群参与合成多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这些物质对情绪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菌群失衡可能导致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进而影响大脑功能。

四、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移植:将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让肠道内的菌群重新恢复平衡与和谐。


饮食干预:建议老年人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此外,适量摄入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规律运动:研究表明,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维护肠道健康。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专家建议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管齐下。除了关注肠道健康外,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

专家介绍


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

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

若有文字、图片涉及侵权或违规

请及时告知删除

编辑   |  黄   妃